• 网站首页
  • 杂志社简介
  • 杂志导读
  • 焦点
  • 动态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杂志导读
邮箱投稿
邮政投稿
在线投稿

焦点News

  • 福州举办电子文件档案接收管...
  • 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...
  • 天津市档案局贯彻栗战书同志...
  • 全国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...
  • 福建侨批档案展在纽约、华盛...
  • 福建省启动“乡村记忆档案”...

动态Information

  • 《百岁寿星(2015)》画册发行
  • 镇江市档案馆表彰远征军老兵...
  • 泉州市举办“亚洲艺术节”活...
  • 阿克苏地区出台档案工作实施意见
  • 湖北秭归县档案局召开年度工...
  • 泉州市档案局出台小城镇建设...
  • 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《档案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杂志导读 > 2014年 > 04 > 信息摘要

李承祥大型舞剧创作及其论析感思

【出 处】:《 艺术百家 》 CSSCI 2014年第30卷第4期 11-18页,共9页

【作 者】: 于平

【摘 要】 中国当代舞剧的“前四家”之所以不能不提李承祥,一在于他作为“组织者”的同时也是重要的“实施者”;二在于他参与操盘的有限舞剧都有着无限的影响力——特别是《鱼美人》和《红色娘子军》;三在于他对舞剧创作的论述与评析.关于舞剧《鱼美人》,李承祥认为它充分发挥了舞蹈的优势,并探索“舞剧本体”的相关思路.关于《红色娘子军》,李承祥认为它是在这样一种契机下诞生的,那时我们都想用芭蕾舞剧创作本国现代题材的剧目,力图使中国芭蕾舞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.而发展革命芭蕾舞剧要“破旧立新”,即“破”以《天鹅湖》为代表的古典芭蕾表现程式,“立”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题材、写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.在“新舞剧”传统与“舞剧艺术”规律之间,他更多强调的又是“舞剧艺术创作规律”.进入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,他指出要关注“半戏剧性的芭蕾舞”,并大赞“奥涅金与达吉雅娜”双人舞.他认为《林黛玉》表现了现实与幻觉交织的“心理结构”,将戏剧因素升华为诗剧因素的“诗化追求”.他强调“诗化追求”是舞剧结构的时代演进,注重舞剧结构的设计与舞蹈形象的塑造,并剔出编舞方法的10个要点供编导把握.

相关热词搜索: 舞蹈艺术 舞剧创作 艺术作品 李承祥 大型舞剧 艺术风格 论析 Li Chengxiang Full - Length Dance Drama Creation Interpretation

上一篇:2012-2013年度中国电视剧对外贸易发展报告
下一篇: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

地址: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南楼506室  邮政编码:100050
版权所有 中国档案杂志社  京ICP备050583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