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网站首页
  • 杂志社简介
  • 杂志导读
  • 焦点
  • 动态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杂志导读
邮箱投稿
邮政投稿
在线投稿

焦点News

  • 福州举办电子文件档案接收管...
  • 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...
  • 天津市档案局贯彻栗战书同志...
  • 全国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...
  • 福建侨批档案展在纽约、华盛...
  • 福建省启动“乡村记忆档案”...

动态Information

  • 《百岁寿星(2015)》画册发行
  • 镇江市档案馆表彰远征军老兵...
  • 泉州市举办“亚洲艺术节”活...
  • 阿克苏地区出台档案工作实施意见
  • 湖北秭归县档案局召开年度工...
  • 泉州市档案局出台小城镇建设...
  • 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《档案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杂志导读 > 2014年 > 04 > 信息摘要

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“艺术世界”

【出 处】:《 艺术百家 》 CSSCI 2014年第30卷第4期 177-181页,共5页

【作 者】: 徐习文 [1] ; 谢建明 [2]

【摘 要】 “文革”之后,理论界认为娱乐也是艺术的重要功能,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出场提供了艺术氛围.中国主流媒介通过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生产、宣传、销售体系,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推出一批歌星,形成流行音乐实践的明星制度.随着中国政治走向开放、民主,以及经济地位的上升,政府在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内陆时积极引导,促进了大陆当代流行音乐的风靡;香港回归之后,国语流行音乐在香港取代了占主流的粤语时代曲,与此同时,满足中国民族身份诉求的内地民族性通俗音乐流行甚广,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嬗变受制于当时的政治语境.因此,艺术理论氛围、明星制度、政治语境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艺术世界,规制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生、实践和嬗变.

相关热词搜索: 当代中国 流行音乐 艺术世界 理论氛围 明星制度 政治语境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 Music Art World Theory Atmosphere Star System Political Context

上一篇:古琴“鼓”与“弹”的技艺源流演变——战国以前古琴非弹拨乐器考略
下一篇:天籁:少数民族音乐的生态美学意蕴

地址: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南楼506室  邮政编码:100050
版权所有 中国档案杂志社  京ICP备05058328号